close

歲暮年終,整理書房時,在一堆陳年照片中,霍地出現一張民國八十四年一月二十八日拍攝的照片。那是筆者「跑新聞」時,在永福路的新生態藝術環境舉辦「新生態『市民開講』臺南鐵路地下化之後?」 CALL-IN節目拍攝的照片。照片中的三位先生,由左至右,第一位是成大都市計劃系教授黃崑山,中央是都計研究所所長姜渝生教授,右邊是節目主持人成大醫院醫師賴清德。

 

img20170111_11332722.jpg

 

 背景:節目刊頭下方,橫拉設色土地規劃圖片,是姜渝生、黃崑山對於臺南鐵路地下化之後土地再利用的構想。

 賴醫師邀請姜渝生、黃崑山與談,探討鐵路地下化之後,原鐵路基地和兩側土地該當如何使用?現場陳列和談話內容,包括黃崑山教授繪製新火車站,府城新的入口意象,氣勢恢宏的草圖,以及站體功能,車站廣場考慮規劃在小東路和民族路之間,廣場一帶基地、大樓都一併納入考量,還考慮到車站地下通道和鄰近各大樓之間的聯結等等。

 筆者是在那一天開始了解,臺南市鐵路地下化的意義在縫合兩個發展迥異的城區,也是城市再造的契機。臺南市鐵路地下化的主要目的並非解決交通問題,因為臺南市城區幾個和鐵路交叉的重要道路都已經有立體交設施。另一個重點是:「臺南市鐵路地下化工程」是在「原鐵路下方建永久軌」。

 就是那一天,甲戌年除夕前夕,認識賴醫師。隔年,八十五年,賴醫師當選國民大會代表,八十七年當選臺南市區域立法委員,連任四屆,九十九年十一月當選改制後的臺南市長,一○三年連任。賴醫師的下一步怎麼走?是轉戰雙北市,乃至之後的總統參選人都是近日政治新聞的話題。筆者一直不敢說為「老朋友」感到高興,以免招惹「我的朋友胡適之」之類的訕笑,總是站得遠遠地為賴醫師搖旗吶喊,尤其賴醫師被尊為「賴神」,又是總統大選的大熱門之後。

 「我的朋友賴醫師」並非本文著墨的重點,引言的目的在點出:賴醫師可能是當下臺南市政府最早涉獵,了解「臺南市鐵路地下化」的官員。

 回顧一九九五年,早已經在構思南鐵地下化之後土地如可再利用,不意,或因中央財源拮据,或因政隨人亡,當筆者耳聞計畫終止,曾於九十一年,建議東區選出的臺南市議員陳柏宏、王家貞先後就南鐵地下化質詢當時的市長許添財,目的在臺南市議會議事錄留下正式的書面資料。許添財答覆:行政院已決定廢止,改為「半地下化」,即火車走路面下,沒有平交道,也不再有陸橋。

 待九十九年中央國民黨重新執政,南鐵地下化重新啟動,提出新的方案,竟然是地下的永久軌東移,將徵收東側土地。就因為「南鐵東移」必須徵收兩三百戶民宅,遂引發近六年來持續的抗爭,且延宕,幾停滯工程進度。

 引發爭議伊始,市府相關人員再三強調,臺南市鐵地下化本來的設計就是「東移」,並非在目前的鐵軌下方施作地下永久軌。一直到一○三年十二月二十四日筆者撰寫二十年前決策的南鐵案並無東移的報導,舉出當年賴醫師曾經主持有關南鐵地下化工程的「CALL-IN節目」的往事,並拿出採訪當時的專案報告所留存,施工期間在目前鐵路東邊架設臨時軌的工程草圖,情勢才稍翻轉。一直強說南鐵地下化原本就「東移」的一幫官員,以及一幫幫腔者終於不再「胡亂虛誕」。

 遺憾的是,縱然翻出「陳年老案」,根本不可能改變「南鐵東移」的決策。當東移、反東移雙方流於情緒的景況下,說理,或談歷史事實已變得毫無意義,然則,雙方只有「角力」,比氣長,甚至比誰「活得久」。即便可以有工法的替代方案,例如潛盾法,然而問題一旦流於情緒,除了僵持,就是無解。

 就一位關心、追蹤南鐵地下化工程二十餘年的區區在下,面對如此情境,尤其是賴醫師主持的臺南市政府,南鐵地下化工程竟演變成如此局面,除了悲哀!還是悲哀!

 歲暮年終,整理書房,也梳理一些記憶:

 年前,有位官員對於南鐵東移沿線土地徵收的價格,一坪僅約十萬元,地下化工程完工之後,可能漲到五十萬,甚至五十萬以上,以此來證明「南鐵東移徵收案的不公不義」的命題,當下反駁,不可以如此「倒果為因」。但是,何謂「因」,何為「果」,因果關係如何連結?可以如此推演?可以是因果關係?乃至駁斥?

 筆者不懂啥邏輯思維,知道的事實是:一棟路邊的透天茨,換不到一間樓上,陽春型的公寓房子。

 這就是目下臺南市的「公理」、「正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昭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