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下底街」,「新町」的大哥烏狗林也,有天大清早,剛要開始第一堂日課,到石舂臼吃菜粽、「鹼糜」,才踏出家門就被守候在「亭也腳」的幾個小流氓打得兩眼淤青,「躲」在家裡療傷。平日「訾幹攘叫」,言談狂妄,講話聲調高亢的烏狗林也大哥,被打之後竟然「吞下去」,並無一般道上的「下常回應」。原來,言行舉止囂張、狂妄,不過耍嘴皮,唬唬人罷了,於今被「看衰敗」,且干犯江湖大忌而羞於見人。

 

 烏狗林也多少了然江湖規矩,沒有報案,否則,可能再也進不了茶桌也,甚而至於可以從此「相忘江湖」。

 

 時日的推移是萬靈丹藥,可以痊癒身心的創傷。一個多月過去後,「面子」隨著臉上淤青的淡去而逐漸修補,烏狗林也的心情也稍稍平復。再度現身茶桌也時,大家感覺有點生疏的是,原本經常「沓小」、「多多叫」,以及吐出「幹」、「哭爸」、「三字經」、「四字經」、「五字經」、「六字經」、「七字經」等等發語辭和「重音記號」,咬字和出口時的音高、音量、強度,乃至頻率和手勢,已然不再「烏狗」。

 

 只不過默默承受幾拳,但,道上,「烏狗林也」已經不再「烏狗」,不再是「烏狗林也」。

 

 這就是老流氓?這就是所謂的道上人物?

 

 這就是江湖?這就是黑幫?

 

 豈真是「江湖老」的宿命和無奈?

 

 茶桌傳頌的話題多矣,試看另一齣「公園也」的精彩演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昭明 的頭像
    昭明

    無式所文 ~

    昭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