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址的處理方式
 湯匙山、烏特勒支堡遺址,是臺灣史的重要的場景。如果列遺址,以保存為原則,不應添加。
 湯匙山上原有烏特勒支堡,是保護熱蘭遮城的外圍工事,也是決定鄭荷戰役勝負的場域。鄭成功的軍隊攻克熱蘭遮城之前,拿下烏特勒支堡得能扭轉戰局,可見其軍事上的意義。
 烏特勒支堡遺蹟已絲毫無存,因此,湯匙山的歷史意義,應在場域本身。由於歷史的積累,十七世紀以來的湯匙山,不但是荷鄭部隊的墓地,也是許許多多安平人生命的終站,而且,可能因山巒的水脈,山腰有口井,早年更是安平人取水的主要地方。
 光是這些,就夠冠冕堂皇,就有足夠的理由保護湯匙山。由於湯匙山是墓地,而且三、四百年來層層相疊,可能像「公寓」似的。基於尊敬先人的立場,一般墓地,少碰為宜,何況,如此一個深具歷史積蓄的地方。
 設若湯匙山列入保護,應擬訂規範。維持墓地的同時,研擬使用原則,例如遷葬一座,才能夠新葬一座,以及,新墳的型式,包括大小、建材、顏色等等,都考慮適度規範,以融入現場。另一個原則是,不必所謂的「綠美化」。
 為了凸顯湯匙山,其周邊一定範圍的建築高度,應維持安平的傳統,以不高於湯匙山為原則。(2004.06.30.初稿。2017.11.順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昭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