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近月來經常下雨,臺南有多處道路塌陷。塌陷的地方多是舊河道,這不無可能是大自然的反撲,不可輕忽。

 最近因雨導致坍塌的道路,範圍相當廣,包括林森路、崇明路、長榮路一段、二段、凱旋路和東安路口,以及利南街,利南街甚至有價值四千萬的大型吊車陷入、傾斜,景況駭人。還有,永康的成功里連續兩天道路塌陷,下雨幾分鐘就淹水及膝。

 塌陷的這幾個地方原來都是舊河道:林森路、崇明路和長榮路一段是竹溪,長榮路二段是德慶溪,凱旋路、東安路口可能是柴頭港溪,利南街是竹溪。永康的成功里是柴頭港溪。之所以出狀況,可能是舊河道的「伏流」長年沖刷,帶走砂土所造成,然則,舊河道的其他地方,之後可能也會出問題。

 河道加蓋工程,前臺南市府工務局長張藤林和土木課長陳慶吉著力甚多,但二十多年前他倆已省悟,覆蓋河川是錯的,並公開反對溪流再加蓋。張藤林擔任市府祕書時,有次主持臺南縣市計畫覆蓋柴頭港溪的會議,即便縣市政府已有共識,但他斷然擋下。溪流加蓋,是汽車優先,甚至是炒地皮的時勢所趨,當年的時空背景,尤其觀念,沒有理由責怪,何況他們已查覺不對,且留住柴頭港溪。

 可能是早先不當的作為,導致目前一再坍塌?大自然反撲?必須覺悟的是,人不可能勝天,不可能逆天,只有「還地於海,還田於湖」,因此吾人更確認府城水文重現不但必要,而且要積極進行。不過,溪流多已成為道路,不少水道已經被「改正」,甚至原來的河道上興建高樓──如此態勢下,只能夠先選擇可行的地方,並評估歷史人文的權重,視個案還地於水。

 謙卑地面對大地,恢復水文,逐步重現歷史紋理才是正道。臺灣最具歷史意義,影響臺南城區地貌的河川──德慶溪,有不少故道不影響交通,可以裸露,重現水文。可能期待主政者?(2018.09.1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昭明 的頭像
    昭明

    無式所文 ~

    昭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