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逝世於大陸東北的故宮博物院前副院長江兆申,不但是山水畫大家,而且當代臺灣不少畫家出自「江門」,「江家」山水是近一、二十年臺灣水墨畫壇的「主流」。江兆申的藝事已有公評,至於山水名家和傑出教育家之間是否由等號銜接,卻少人觸及。
談論江兆申和「江門」之前,有必要了解光復後近半個世紀以來,臺灣山水畫「主流」的遞嬗。至於主流的脈絡,大致隨著在大專院校藝術科系任教的教授,來去之間盤旋轉折。
早年,黃君壁、傅狷夫在師大、藝專執教時,由於兩人的風格,尤其是畫「水」的筆法相近,都能寫出水澤的波瀾壯闊,且讓讀畫者直有濤聲盈耳,身歷其境的感受。當時,臺灣年輕一代畫家的作品,尤其放眼省展或全國美展,可謂一片「黃傅山水」。
由於黃君壁身份特殊,曾指導蔣宋美齡畫畫多年,難免有人將他的影響力和此一背景搭上因果關係,加上同時在大專院校美術科系執教,因而影響力更廣泛。培育、提攜數百學生,幾年下來,學生成為畫壇中堅,斯時,舉目盡是「黃傅山水」也就不足為奇了。
緊接在黃、傅之後的「江兆申」時期,也是同一理路。江兆申不但長年任職故宮博物院,而且在文化大學美術系,以及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任教多年,作育英才無數。江副院長不但居高位,更是天才型的大畫家,一般受教者當然「如沐春風」,陶然於老師的光芒中,乃至於峰巒結構、樹木的發枝,以及排樹的結體,甚至人物、設色、線條等等,跟著山河丕變,「江派」於焉形成。
當筆墨起落之間多是「江家」山水,回首尋覓黃、傅的學生,尤其畫風和兩人神似者,目前有幾人依舊皴擦於臺灣畫壇的崇山峻嶺之間?還有,更早期的溥心畬、張大千不也如此?終究天才是不可複製的,在「我自用我法」的藝術國度裡,規範更見嚴苛。
因此,除非刻意「開宗立派」,或有心建立「派閥」,學生的風貌和老師近似的情形,就教育的立場言,是不能不避免的。即使有意借學生之力來建立宗派,但單憑面貌神似就可能開宗立派?尤其連字都寫得幾乎「一模一樣」的境地,如此山水,如此書法,如此「藝術」,然則,藝術的定義可能必須重新界定。
老師、學生面貌相似的問題,應該屬於養成教育的範疇。以江大師為例,由於他過人的才智,以及古文學的素養,加上長年浸淫古字畫,從中汲取神髓得能蛻變出自己面貌。大師曾隨溥心畬十餘年,以讀書為主,不為溥心畬字畫的蕃籬所拘囿,應該也是成就「個人山水」,以及成就「狀元老師」、「狀元學生」的機緣。
教、學之間,著實蘊含曲折門道。一些傳統藝術的入門過程,試以書法為例,首先,應該就個人「筆性」,選一種碑帖,臨寫一年半載,打下基礎,之後,盡可能遍臨真、草、篆、隸,這期間,絕沒有理由緊抱著某一家或某一法帖。如果所謂的「大家」,「作品」還是寫得神似某人,猶在某家門牆盤泥,這視為抄字可也,離書法家的門檻,可能還有一段相當遙遠的距離。
「傳統山水畫」的研習過程也頗類似,學會了發枝、點葉、土石的皴法,具備渲染、設色,以及山水結構等基礎功夫之後,就應參考古今大家的作品,直接面對山水,再配合學問上的功夫,尤其像文學、歷史、哲學等類書籍的研讀,對於歷史洪流的體認,以及人生意義多所領會之後,有幸,或能寫出自己的山水,成就一家面貌。
藝術家養成教育的過程,參照其他領域,或許更容易理解。一些著名的大學,要求攻讀人文科學博士學位的學生,研讀「原典」。不只人文科學如此,即使「踩入」科學的天空,物理學大師楊振寧不也說過,從「最始的地方」探求學問,做的就是面對源頭的工夫──這應該是大師之所以成為大師「最簡單」的途徑。
老師「引進門」之後,面對原典,直接面對人類智慧的精華,面對大自然,藝術家的養成教育,如此而已。看似「簡單」,不過,以此標準來衡量臺灣的一些「大師」,說他們也是位「好老師」,這,可能多少要有所酙酌。終究「似我者俗,學我者死」,尤其是最講求「原創」精神的藝術領域,更沒有理由逾越此一原則。
師生傳承,揚州八怪的金冬心、羅兩峰師徒倆就是好例子。金冬心以截鋒漆書名世,羅兩峰以畫鬼見長。兩人題材、面貌都截然不同,至於同一畫派,八怪雖然有共同的創作理念,但面貌、風格各殊,這也之所以八怪能夠成為八怪的緣由。可見宗派的建立,亦應如此看待。
對於藝術家的養成教育,和畫派的建立,稍有認知之後,試省視一些浸淫此道數十年的「成名畫家」,如果畫得、寫得和老師一個樣,縱使再神似,終究只是亦步亦趨的「學生」,離自己可以開步走都還有些時日,遑論傲岸於山巔水湄之間。
由於長年以來臺灣一直存有擁抱「宗師」,尤其是「新」大師的癖好,流風所及,從政界一直披靡於整個社會,好似不見宗師步履,就不知該當如何行走似的。縱然「強人」業已離去多年,但,社會多元化的意識形態卻仍待建立,可能期待藝術界開風氣之先?
目前,山水畫界仍無大師崛起。近幾年內,縱然不能得見聳立多座巍峨高峰,不過,當下臺灣的土壤,適合一片百花齊放的璀璨嗎?
(《臺南市立文化中心季刊》第十四期,民國八十六年十月出版。2017.05.20順稿)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