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前言

 臺南市政府「直接向市民負責」、「全體市民直接監督」,以及「開放資訊」政策,近兩個月來執行情形,還有,里民大會召開困難,去年只有十三個里召開,今年恐怕更少,市府可能以區政大會取代?里民大會可能停辦,「全民」可以取代「里民」?這些問題,里長最了解,感受最深,他們的聲音最真實,值得傾聽。            

 ▲臺南市政府杯葛、架空市議會的同時,祭出「直接向市民負責」、「全體市民直接監督」,以及「開放資訊」策略。在確信不是淪為說嘴的前提下,近三個月來,此一施政模式,請問市民同胞,您有感嗎?您了解多少?參與多少?已經參與過幾回臺南市政?

 施政,訴諸類似直接民主,即便有法制的疑慮,乃至不無可能背離民主法治演進的歷史,但還是有很多人樂見,且期待「玩真的」,或等著看公民參與「怎麼玩」,可能你我也參一腳?甚至引頸企盼,不必參加選舉就可以滿足參政的癮頭。

 不過,有點缺憾的是,打從一月初以來遲遲等不到市府公布具體的架構和比較明確的施行細則。比如說,資訊如何開放?透過甚麼管道開放給每一位市民?如果仰賴網路,開放之前可能先行建構全民網路系統,傳輸的同時,市民也直接透過網路表達意見,並隨時進行公民公投?不使用網路,或不會操作網路者,或沒有網路機具者,為免剝奪他們的「參與權」,如何先行教導他們操作,甚至無償提供他們基本配備,或發放給他們紙本資料,必須表達意見時,如何彙整都有規範,然則,得以避免公民參與淪為只有特定團體、「族群」的參與。

 開放政府,全民參與的基本配置,更是第一個必要環節,目前仍屬期待階段,希望期待不至於是何年何月何日。至於後續,再觀察吧。(2015032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昭明 的頭像
    昭明

    無式所文 ~

    昭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