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南市市區史蹟調查報告書》繪出五條港。 (吳昭明翻攝)
    • 《重修臺灣縣志》裡的南河港 、媽祖港,以及關帝港。(吳昭明翻攝)

     話說「五條港」種種,約略在民國八十年代之後,時常有人將「五條港」掛在嘴上,公部門也有「五條港文化園區」的「說辭」。但,「五條港」到底是啥?「五條港」在那裡?卻好似夢幻似的話頭,甚至一種「藉口」罷了,一點都不踏實。

     簡略說來,「五條港」是台江逐漸陸化時,維繫府城城區航運功能的幾條港汊,通稱「五條港」。

     五條港之中最早出現的南河港舊航道,位在西羅殿旁的港汊,於十一月初,因工程開挖而重現,許多人終於第一次看到「實體的五條港」。即便目前的樣子不是那麼可親,但承載三、四百年的城市記憶和市民濃馥的共同情感,五條港本身終究就是意義。

     舊航道重現,五條港再次成為話題,甚至有人說,一旦再覆蓋,請臺南市政府以後不要再提五條港。

     且簡略介紹「五條港」的幾條港汊。乾隆十四年,一七四九年《重修臺灣縣志》所附的地圖,已繪出南河港、媽祖港,以及關帝港。翻攝自臺南市區排水線「藍曬圖」的圖片,也清楚繪出包括明溝和暗溝,「五條港」多條水道的遺蹟。

     由於五條港緣起臺江陸化,臺江陸化的過程,府城的鎮渡和五條港也跟著位移。荷據、清初的渡頭約略在今西門路與和平街接交界的南河一帶,之後,鎮渡逐漸往西移,從水仙宮、接官亭一帶,一直到海安宮。清中葉,西起海安宮的鎮渡頭,有五條水道通往府城城區,自北而南是「新港墘港、佛頭港、南勢港、南河港、安海港」,通稱「五條港」,其中以南勢港為首,故三郊的商業中心三益堂就設在水仙宮,後來遷到廟後,以及海安宮。當時各航道之間的水域,已完全陸化,形成尖嘴式街區。(參考《臺南市市區史蹟調查報告書》)

     至於五條港港汊,新港墘港,在老古石,今信義街南側,有分汊稱「屎溝墘港」,是運載糞便出城的水道。府城著名攝影工作者蔡宗昇整修舊宅時,挖出屎溝墘水道,仍有伏流潺潺,水抽了幾天才乾。

     佛頭港在南勢街,今民權路三段北側,普濟街口的景福祠是港口廟。佛頭港主要輸入木材,鄰近有杉行街,通水仙宮。佛頭港上游有三條水道,由北而南有王宮港,守護廟是米街廣安宮。日據開闢今民族路,廣安宮遷到現址。稍南的媽祖港,守護廟是大天后宮,第三條是關帝港,守護廟是開基武廟,關帝廟前有抽籤巷,那一帶的街區,府城人通稱關帝港。

     南勢港守護廟是水仙宮,水仙宮有全臺灣最重要的貿易組織三郊總部。北勢街,今神農街有金華府,是承攬北勢港船貨工作家族的會館。

     南河港,荷據、明鄭明期,舢舨可航行到民權路的大井頭。約民國五○年代,看西街,今仁愛街仍有「裸露」的南河河道,經常維持一定的水流,河道的寬度略小於一戶平常住家。南河港旁的西羅殿,乾隆元年,始建西門城於此。乾隆四十二年臺灣知府蔣元樞建石坊,即接官亭於碼頭上。西門城移到今西門路、民權路口後,原西門城遂成為碼頭工人的會館,而有「館口」之稱。府城作十六歲的習俗,即緣起於此。看西街,南河港南邊有南沙宮,是承攬南河船貨盧姓人家供奉的廟宇。

      安海港的上游,由北而南接松仔腳港、外新港,以及番薯港。松仔腳港東邊有陳城舊宅,陳家的四落大茨有三座天井,臺南著名畫家董日福年少時曾住在大茨最後一落的西北角,一出門就是「松仔腳」。外新港的港口廟是神安宮,已遷移到鄰近西門路,郭綜合醫院對面,易名為神興宮。番薯港主要輸出番薯、蔗糖,經「大菜市」北邊的大糖埕、牛磨後,港口廟是保西宮。(二○一七年十二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昭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