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鐵路局一鐵運輸公司倉庫」,的確是相當敏感的字眼。
民國五十五年,臺灣省中、北部幾個地方,一鐵所屬的鐵路局倉庫爆發「黃豆案」。一幫「碩鼠」,齧食倉庫裡一萬餘噸黃豆,時價約六千六百萬元,並以花生殻填充。此一官商勾結的貪瀆、竊盜案,曾經喧擾多時。那時基層公教人員,每個月的薪水僅約八百元、一千元之譜,二十萬可以買城區的一間房子,六千六百萬,簡直是天文數字。從數字,多少可以了然「碩鼠」的豐功偉業。
盜豆案發生之後幾年,一般人的刻板印象是:「一鐵運輸公司」就是養老鼠的地方。豈只養老鼠,一鐵公司簡直成了過街老鼠。
由於鐵路局的營運得配合國家政策,很多單位、很多人遂藉機吃定鐵路局,類似花生殻換黃豆的行逕,多少還有所顧忌,多少還感到心虛而以花生殻掩飾,至於土地、房舍被占,加蓋違章建築等等,類此堂而皇之的土地「再利用」,又有誰在乎?當然,鐵路局似乎不太可能思考及土地如何好生開發的恢宏規劃。至於鐵路列車的票價,乃至於優惠,當然得配合國家的最高政策,不能不多方考量,因此,不可能循市場機制機動調整。還有,像部隊移防、軍械運送,以及其他有關國防的運輸,聽說,帳都「記在牆壁上」,或說:「等反攻大陸以後再說。」數說不完的明細,那可是公開地,明目張膽地,肆無忌憚地「死緾活懶著」鐵路局。如此上下通同一氣,鐵路局怎可能不連年虧損累累?不過,即便虧錢,民國六○年代,鐵路局卻有一個有稍盈餘的單位,竟然是曾經豢養碩鼠的過街老鼠──鐵路局「一鐵運輸公司」。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