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南水文重現,再造府城地景,吾人原本對李孟諺市長有所期待,此因簡便可行,而且他沒有選舉包袱,沒有選票壓力。
今年是李孟諺代理市長最後一年,很珍貴的一段時間,應該可以開啟歷史功業,例如:開挖德慶溪一段河道,至少可以拿九十九分。奈何,他或許承受不住「民意」的壓力,重現府城水文的事功,只有留白。
此次之所以有府城水文重建的主張,南河再現是理由之一,不過,遺憾的「結局」,應該也是肇因於南河。由於處理南河段比較複雜,吾人一開始就主張「存而不論」,市政府當然無妨「另議」,或「另行處理」。事件初始,市府的連串作為和宣示,甚至祭出法規等等強勢作為是令人振奮的,然而目前顯現的竟然是,南河不但重新覆蓋,且已興建房子。相對於早先的強勢,轉折怎如此強烈?
南河的演變,很可能導致其他溪流都動不得,此一邏輯思維很單純:設若德慶溪、枋溪有幾段道裸露,相對之下,覆蓋、建房子的南河如何向世人交待?因此,只有全部擱置一途。
原本以為沒有選舉包袱,在最後一年可以有劃時代的作為,然而實際的演變,莫非李市長還是受制於選票壓力?但,南河加蓋、建房子,可以轉換成多少選票?相對於府城水文重現,衡諸歷史、城市再造的權重,結局,竟然是一個難堪的選項。
李孟諺市長的抗壓力、實務上的抉擇,乃至歷史使命,終究不盡符合吾人的期待。熱愛斯土斯民的臺南郷親,「重現府城水文」,大家一起繼續努力吧。(2018.07.16)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