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的「通衢」旁立著一方「鐵牌」,上面寫著:「南山橋二○○五年七月竣工」,應該是墓地裡開闢近十米大道,同時興建「南山橋」,完工之後所立的「竣工碑」。

 這方碑,頗不尋常的是,竟然缺了一般公共建築表彰功業的配置:落款缺了「主政者」。可能太謙遜?抑或心虛?無顏面對府城先人?心裡有鬼?怯於勒石南山?

 近來幾次行走南山,漫步在近十米寬的馳道上,直困惑,南山需要開闢這條路?路需要這麼寬?當時可迫遷多少別人家的墳墓?踐踏多少先人的居住正義?當下,路的北端,正迫遷先人的陽基之地,好像要繼續闢馳道!

 政客就是這麼搞,如果不同意,冤有頭債有主,有請先人找他們去!(2018.12.13

 (圖說:南山馳道。)

 (圖說:南山橋峻工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昭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