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套」山水作品張掛在畫廊的展示牆時,竟「駭住」了M畫廊的主人曉美小姐。曉美說:她被感動得直起「雞皮疙瘩」。
抽象山水和東方寫意,可以如斯交融!
二○一七年九月六日至二十四日,橫直子和吳昭明「非汕類」聯展在臺北M畫廊展出,五日佈展。回想此次展出,來得相當偶然,遲至今年暮春,橫直子才邀筆者一起展出,她抽象,筆者山水。七月初,橫直子將兩人聯展命名為「非汕類」,如此命名,大才子一出手即展現絕頂才華。雖然當時大才子非常忙,甚至忙得有點「亂」,但筆者還是「斷然」將命名,以及聯展的介紹等都「推」給她,因為她一定能夠做到,而且一定有非常好的結果。筆者更了然,她的文字一旦呈現,將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的讚歎,果不其然,豈只命名,散文詩和「非汕類」的解析,都是上上之作,都充滿禪機。
七月中,筆者已「截稿」,並將畫件送裱,但,還是不能不一再預先設想,和如此才子聯展,展出時,現場該當呈現,尤其是東方的水墨山水,和西方形式的抽象,將如何「唐突」世人?
準備畫件的最後階段,曾經傳了三、兩張初稿,請橫直子指教,橫直子也傳了一件未完成的「梅樹」,或是多少有心理準備的意涵。佈展前,作品該當如何呈現,並未預設,筆者的前提依舊是:就看橫直子的。
九月五日,佈展的日子終於來到。
畫作的配置,橫直子選擇的「第一套作品」是印在畫展DM上,抽象的「海上明月共潮生」,左側,配合此作的也是DM上筆者的山水,另一張橫直子選的也是筆畫較簡的山水小斗方。這三件作品,一安放展示牆,橫直子直呼,竟如斯融和,果然非汕類。忙著佈展中,稍歇息,聊幾句,且讓身心稍轉換,請教主人想法,曉美才告知,兩手的「雞皮疙瘩」還沒消呢!竟「訝異」若此。M畫廊難得難舉辦聯展,更是第一次如此嚐試,雖然都屬東方文化底蘊的宣瀉,總是畫風迥異,不過,偏灰的抽象色塊和東方的筆觸竟如此交融,如此非預設的「非善類」,著實意外。
雖說意外,但創作的緣起,終究歸諸人文,然則,山水之所以融和,之所以「非汕類」,答案一如半月沈江,不已湛然浮現。(2017.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