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調滷麵,臺語的正字是「鋪滷麵」。「敷設」曰「pa」,相當於鋪、敷、排。《廣雅》釋詁:鋪,陳也。《禮樂記》:鋪延席。〈穆天子傳〉:敷延席。註,敷,鋪也。至於「麵」,由於臺灣產米不產麥,麵粉得進口。早年麵粉得之不易,因此零食,菜餚遂稱諸「麵食」、「麵配」,一般人家正餐較少吃麵食。按,「麵食」音「mi chia」。(參考許成章《臺灣漢語辭典》)。
府城人家逢喜慶時「鋪滷麵」,並由媳婦們自己來,遲至民國六○年代依然如此風尚,因此家境尚可的人家幾乎都懂得怎麼「鋪滷麵」。至於白事的餐點,多用飯湯。
府城人「鋪滷麵」的過程,筆者中篇小說《抽籤巷》的章節中略有敷陳,試摘錄,以進一步了解到底府城人怎麼「鋪滷麵」:
……阿好姨也俐落地分配工作,旅社的諸婦(按,女人)總動員,三位到「宮口」(按,水宮市場)採買麵、裡脊肉、五花肉、蝦子、豬油、香菇、扁魚、金針、木耳、紅蔥頭、大蒜、蘿蔔、紅蘿蔔、山東白菜、豆芽菜、韭菜、芫荽、雞蛋、醬油、五印醋、番薯粉等等。不久,單獨由一輛三輪車先行載回上百斤黃澄澄的台灣油麵。其他幾位,有的到關帝港借大鼎、大鍋子、碗公,幾個搬桌,開始鋪滷麵。
片切肉片,細切蔥頭。蘿蔔、紅蘿蔔,薄切成丁,蘿蔔稍厚,紅蘿蔔較小,大小約一公分平方。金針泡水,去頭後切成兩、三段。山東白菜的葉子切成約兩公分寬,菜梗片過才切。浸泡軟化的香菇,去梗後細切。最後,泡開的木耳也是切成細條。
佐料的芫荽幾刀切過,裝小鍋,放一邊。大蒜剁碎,拍打成蒜泥放在稍大的鋁鍋,接連倒進三瓶五印醋,幾溢出鍋緣。
十點不到,沒等清洗完,切好素材,阿好姨也大聲呼喊:
「動鼎!疾動鼎!」
水已滾開。
……
阿好姨也指揮若定。
大鼎開始冷油炒蔥頭,油稍熱,加蒜頭、扁魚。裡脊肉切成長方形寬逾一厘米的薄片,浸一下番薯粉水,滑入滾水中川燙後即撈起。這些都不加五香粉,府城人偏好原味,只要材料新鮮,原味就是美味。
府城鋪滷麵的門道,「滷」是從「扁魚白菜」延伸而來。先是類似「扁魚白菜」的熱炒,再加五花肉、紅、白蘿蔔等,加川燙肉片的滾水,「勾粉」後,邊攪動邊在鍋面均勻淋上像雲層一樣幻開的蛋汁,攪動再淋上,重複幾次。烹調過程,再簡單不過了,而且,不加味精,自然清甜。
滷煮好後,麵已全渫過滾水。
桌上擺滿碗公,逐一抓一把肉片放在「碗公」做底,再灑上一小把豆芽菜和韭菜,增添香氣,上面放麵、淋上滷汁,上頭擺上兩尾去殼留尾的蝦子,再加上一小湯匙「蒜香醋」,就是府城頂級滷麵。
必須強調的是,放豆芽菜和韭菜,這可不是「豆菜底」,加韭菜純粹是為了香氣,豆芽和麵一起咀嚼時,可多樣化口感。
阿好姨也和眾女子,吃過豬肉,也看過豬走路,吃遍府城美味,長年來,總會「偷學一些」,學些訣竅。平日輪流下廚,人人好廚藝。
兒子娶媳婦,雖然決定得「唐突」,因而難免「簡便」,但「餉滷麵」的禮數不能免。(餉:音近台語「幸」)
府城習俗,「插簪」──外地稱「完聘」,以及結婚當天都要「餉滷麵」,從街頭,挨家挨戶,送到街尾,不但送整條街,至友更不能疏漏,漏了誰,是大大失禮。(2017.07.07)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