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陳明亮罹患惡疾,不幸於二○○八年夏天遽然去世,竟已一年矣。

 告別式當天,淑芬、俊安提議,幫亡友策劃遺作展,另,由於陳明亮一生並沒有正式的作品集傳世,而有出版紀念集的主張。此一構想提出後,即獲得諸多好友熱情回應。

 辦展覽,出版專集,可勞民傷財底事,何況往者已矣,陳明亮,何許人也?為何眾多分散在臺灣南北,甚至遠在西班牙的崢嶸之士都願意奉獻心力,無怨無悔的捲起袖子,架設投射燈,榮光故人走下人生舞台的身影?

 理由無他,實因陳明亮是臺南府城的熱血漢子。

 宿緣吧,個人就讀東海大學時,大三暑假,有天,路過永福路,被一莊不起眼的小店所吸引,不經意的進去和老闆搭訕之後,竟引伸四十年的深厚情誼。四十年來,一幕又一幕的場景,曾經留下兩人的身影,因此,對於陳明亮的藝事和交友頗了解。這也是籌劃展覽伊始,好友們推舉擔任總編輯,乃至負責撰述序文的因由。

 陳明亮,原本是位刻印章,賣古董的市井小民,因奮發向上,勤練書法,獲書法名家朱玖公賞識,收為弟子而踏進藝文界。他的作為,除了後天的努力,或也是生命底層的因子,經長年蓄積、鼓盪,自然而然的浮現,其具體顯象之一是熱情好客,樂於助人,必要時,毫不猶豫的為朋友挺身而出。如此行事風格,猶如磁石般,吸引來自各地藝文界的友朋,席德進就是其中的代表。

 跟隨玖公學習書法三十年,從譚延闓、錢南園入門。玖公課徒謹嚴,陳明亮也極用功,因此筆下功夫深厚。加上廣泛和藝文界朋友交遊,像席德進的影響,或包括和筆者交往,長期接受不同藝術理念的激盪,尤其玖公過世後,在文字的面貌和線條的行走之中,陳明亮逐漸增加一些新元素。

 成就陳明亮藝術聲名的是竹雕。三十年篆刻的深沈底蘊,加上玖公門下練就的筆墨功夫,致力竹雕藝術,時機罷了。上個世紀七○年代末,有位頗有名氣的竹雕家來台南舉辦個展,參觀此人的竹雕對聯後,對於利用電鑽打磨光滑的線條,以至書法原味蕩然的樣態,陳明亮非常「不屑」,何況觸及的是他的專業,陳明亮遂發下豪語:「我刻給你看。」

 一句「我刻給你看」,陳明亮果真創造琳瑯滿目的作品,像竹聯、文鎮、筆筒、竹根篆刻等。技法不外雕刻、挖鑿、剔除,媒材有竹子和檜木、樟木等等。作品以竹雕居多,而竹材則有圓竹、方竹,竹子的表面處理有去皮、留皮、留青。呈現的方式有剔地凸起,隱地凸起,及陰刻等。摩刻的作品,早先多屬玖公撰寫的楹聯、詩句,玖公過世後,除了古人、友人作品,不乏自運翻刻者。

 作品皮相的變化之外,之所以能夠將原本比較屬於工匠層次的竹雕,推向「再創作」,或「複數的藝術」,關鍵處,恰在線條的處理。這,當然得力於深厚的書法功力所衍生出來,對於線條的領會。書法創作,以柔翰在吸水性強,容易凸顯墨韻的宣紙上書寫,而竹雕是以鋼刀雕鑿在堅硬的竹子上,兩者之間,剛柔的揣摩、轉換之間,恰是匠心獨運的分際。不同於「電鑽打磨光滑」的書法韻味蕩然,一般所謂名家的「竹聯」雕刻,陳明亮翻刻出來的文字,依然「書法」,乃至宣紙和水墨結合所展現出來的線條靈動,飛白鋪陳、

 墨韻流暢,行筆抑揚頓挫,都「盎然竹上」。至於晚年的陶雕,或可視為延續竹雕的另一種面貌。

 顯然,竹聯雕刻,已然攻頂成功,但,藝術的精進並無止境。一次偶然的機會,喜好登山臨水的陳明亮,在山野見到竹根,顯然要撞出火花。於是,橫斷截取,表面稍事處理後,成為很好的印材,並就竹根不規則的形狀布白,篆刻圖章。晚年,透過竹根,得能集他書法、篆刻五十年功力,及人文涵養發揮得淋漓盡致。竹根篆刻,是陳明亮藝術生涯的巔峰。

 古往今來,藝術上有成就者「俯拾皆是」,而陳明亮之所以值得友朋們為他付出,或可歸諸古游俠「士為知己者死」的豪情,並揉合「為朋友兩肋插刀」,「這腔熱血只要賣給識貨的」,梁山好漢的義氣等等人格特質的回響。回首往事,打從上世紀七○年代初,永福路上陳明亮主持的信安堂,幾是台南府城的「人文地標」,許多藝文界人士到臺南來,都會到信安堂拜碼頭,喝茶,探聽好友的訊息。「人文地標」竟隨著信安堂招牌的搬遷,從永福路、青年路、延平郡王祠榕樹下,隨著陳明亮而轉移。

 待客之道的具體呈現,像權充司機,為朋友導覽府城,請吃飯,喝酒、宵夜,提供住宿等等,如此盛情雖成就朋友之間的情誼,卻難免輕忽家庭的照顧,每追憶及此,頗感遺憾。正因為他的付出,不少朋友在他身後也盛情回報。這是籌劃紀念展、紀念集的緣起之一。

 一位熱情洋溢的漢子,涉入公共事務,實理所當然。像影響深遠的延平街事件、公會堂保存之役就是代表作。每有抗爭,或文化活動,經常必須高舉布條,布條書寫製作,幾是陳明亮的「專利」,因此,結交更多性情、理念相近的朋友。透過文化活動,及多次文化保存之役,也厚實了友朋之間的「革命情感」。今,因為紀念展,榮光「戰友」身影的同時,竟再一次緊密聚合一幫「好友」,不但延續和陳明亮的情誼,且溫馨了府城。這,應是陳明亮所樂見。

 

 陳明亮點點滴滴的汗水和付出並未歸諸塵土,君不見「兄弟們」圓熟的辭鋒,昂揚的身段,還將持續明亮南台。紀念展和作品集都圓滿呈現,陳明亮天上有知,一定抱胸抿嘴,少嘟嚷兩句。

(己丑長夏於明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昭明 的頭像
    昭明

    無式所文 ~

    昭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