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日據時,忠義路上的溫陵廟。 (吳昭明翻攝台南市文化基金會檔案)
- 媽祖遊行,祀典武廟北側,民族路上景況。 (民國四十六年五月十二日,吳炎春攝,吳昭明翻攝)
五條港有禡祖港,媽祖港的守護廟媽祖宮,日據時幾乎被拍賣。
目前分類:歷史風俗 (127)
- Dec 22 Fri 2017 08:37
媽祖宮幾乎被拍賣
- Dec 21 Thu 2017 08:18
漫談五條港的幾間守護廟。
-
- 大天后宮南側隘門。 (吳昭明攝)
- ↑大天后宮早年景象。 (翻攝自臺南市文化基金會檔案)
臺南市比較古老的廟宇都有固定的稱呼,以媽祖廟為例,大天后宮稱「媽祖宮」,開基天后宮稱「小媽祖」,「小媽祖在水仔尾」(《臺灣縣志》),顯然「小媽祖」的稱呼由來有自。望文生義,相對於官廟媽祖宮,或祀典大天后宮,小媽祖的廟宇較小,位階較低而名諸「『小』媽祖」。位在忠孝街的「媽祖樓」,望文生意是座「樓房」,早年,媽祖神像確實在樓房。十八世紀中葉,大陸渡海來臺移民,將媽祖供奉在工寮閣樓上,故命名「媽祖『樓』」,是五港時期港汊新港墘港一帶的守護廟,不過目前的媽祖樓只是一層樓,並非樓房。顯宮的媽祖廟早年俗稱「媽祖『宮也』」,臺語發音時「宮也」兩字,「宮」字的尾音揚起,乃「小」的意思。而今,有「開臺」、有「正統」、有「聖母廟」者,早些年也有爭創建年代先後者,不一而足。
- Dec 20 Wed 2017 08:31
王宮港有石舂臼
-
-
- 石舂臼蔡家米糕。 (吳昭明攝)
- 廣安宮廟埕,「戇也」鹼粥。 (吳昭明攝)
五條港時期有王宮港,原廣安宮是王宮港的守護廟。廣安宮旁有石舂臼,石舂臼是臺南府城著名的點心擔聚集區。
- Dec 19 Tue 2017 08:49
歷史舞臺上的五條港
-
-
- ↑五條港牛磨后西南,西市場西邊的台江潟湖。 (取自《圖像府城》吳昭明翻攝)
五條港緣起臺江陸化,「五條港」呈現歷史舞台之前,乾隆年間,臺江的景象:五條港的南端,今延平大樓,北側是番薯港,南側巷道有沙淘宮。乾隆三十九年,一七七四年,重修沙淘宮時,立足沙淘宮前,熱蘭遮城和鯤鯓諸島,仍歷歷眼前。嵌在沙淘宮的「重築沙淘宮記」石碑刻著:「對峙著荷蘭城,環繞者鯤身砂」。
- Dec 18 Mon 2017 08:16
五條港重鎮──水仙宮往事
-
- 海安路地下街施工中,照片中央,低矮房子是水仙宮市場。 (吳昭明攝於九○年代)
- Dec 17 Sun 2017 08:03
五條港重鎮──水仙宮
-
-
- 中西區民權三段旁的水仙宮,曾經是三郊總部。(吳昭明攝自《圖像府城》)
- 約民國八十年,水仙宮附近海安路街景。 (吳昭明攝)
水仙宮,位在民權路三段、神農街之間的巷子裡,那一帶,曾經是府城,也是台灣最重要的碼頭區,目前依然是舊城重要的商業區。水仙宮東邊有條宮後街,通西門路,取水仙「宮」「後」面的街道而命名,是目前臺南市少數幾條未改變老地名的街道。
- Dec 16 Sat 2017 08:00
大井
-
- ↑大井,被輾壓的古蹟。 (吳昭明攝)
- ↑《重修臺灣縣志》〈城池圖〉中央的街道就是今民權路。 (吳昭明翻攝)
大井,因為井水,配合水文的優勢,是十七世紀臺灣開發的源頭之一。
- Dec 15 Fri 2017 08:28
新町
-
-
- 真花園(紅屋頂四合院)一帶鳥瞰。(民國九十三年十月六日,吳昭明攝)
- 民國四十五年新町大智街的綠燈戶開幕。(董日福提供,吳昭明翻攝自《圖像府城》)
有一首從日文歌曲〈蝴蝶先生〉改篇的「歪歌」,細數四、五○年代南臺灣著名的風化區,第一句就是「臺南新町」,可見新町的「分量」。
- Dec 14 Thu 2017 08:16
小西門
-
-
- 小西門和崩塌的台灣府城垣小東門段。 (記者吳昭明攝)
- 〈民國六十年台南市街詳細圖〉裡的小西門圓環。(吳昭明翻攝自《續修台南市志》)
臺灣府城垣小西門位在今西門路一段七○二巷巷口,小西門一帶,府城人稱「小西下」。早些年臺南市政府所立小西門遺址小石碑,在小西門故址北邊六十公尺之譜。小西門遺址這方小石碑,讓很多人誤以為小西門舊址就在那裡。十多年前,許陽明擔任台南市副市長時,負責督導古蹟業務,曾大開大闔地揮灑,且頗有建樹。當時,許陽明曾經拋出小西門城從成大遷回原址的構想,文化主管以市府立碑的位置,影響保安路的交通動線為理由,竟而沒有下文。
- Dec 13 Wed 2017 07:43
臺灣府城垣
-
-
- 臺灣府城垣大東門。 (吳昭明翻攝自《圖像府城》)
- 臺灣府城垣大北門,右側斜上的是馬道。 (吳昭明翻攝自《圖像府城》)
臺灣府城垣的建置,肇始於天啟四年,一六二五年,在禾寮港市街,即今鴨母寮菜市場、中義路一布,沿德慶溪、赤嵌樓西側的台江邊、永福路祀典武廟一帶圍築竹籬以防護,不久即坍塌。
- Dec 12 Tue 2017 09:03
漫談臺江
-
- ↑荷蘭古地圖,十七世紀初葉的臺江。 (吳昭明翻攝自《臺南文化》)
- ↑臺江潟湖─十九世紀末的安平港。 (吳昭明翻攝自《圖像府城》)
近年來,「臺江」此一歷史地理名詞,被刻意誤用,好似「淪為」某一特定社區的「符碼」,竟而衍生出「南臺江」,甚至還有所謂的「臺江流域」。面對諸多錯亂,不能不辨。
- Dec 11 Mon 2017 08:27
大西門下和舊城故事
-
- 大西門下。 (吳昭明攝)
大西門名「鎮海門」,位在今西門路、民權路、和平街、宮後街會口處。那一帶,府城人稱「大西門下」。
大西門以西,清中葉是五條港港區,碼頭區難免風花雪月。丘逢甲〈台灣竹枝詞四十首〉: 「水仙宮外水通潮,潮去潮來暮又朝。幾吹好風吹得到,碧桃花下聽吹簫。」
- Dec 10 Sun 2017 08:58
五條港
-
- 《臺南市市區史蹟調查報告書》繪出五條港。 (吳昭明翻攝)
- 《重修臺灣縣志》裡的南河港 、媽祖港,以及關帝港。(吳昭明翻攝)
話說「五條港」種種,約略在民國八十年代之後,時常有人將「五條港」掛在嘴上,公部門也有「五條港文化園區」的「說辭」。但,「五條港」到底是啥?「五條港」在那裡?卻好似夢幻似的話頭,甚至一種「藉口」罷了,一點都不踏實。
- Dec 09 Sat 2017 08:36
福安坑切割 南女地勢起
-
- ↑臺南女中,原臺南第一高女操場的壕溝。 (吳昭明翻攝自《圖像府城》)
- 原臺南第一高女,臺南女中自強樓前地貌。 (吳昭明翻攝自《圖像府城》)
臺南女中的校址是日據臺南第一高等女學校,紅磚白瓦的校舍,襯以游泳池的碧水一泓,以及寬廣的運動場,校園相當美麗,可謂水木清華。(參考劉大澄,〈早年的臺南女中〉,臺南女中《校友錄》)
第一高女招收日籍女生為主,其校園,尤其校舍,相對於招收臺籍女生為主的第二高女是有相當大的落差,難怪早年的老師直有「驚豔」之歎。
- Dec 08 Fri 2017 09:18
文元溪
-
-
- 文元溪支流流經小東路地下道,注入公園。地下道東北方一帶是陳永華故居。 (吳昭明攝)
- ↑圖中東西向墨色稍重線條即文元溪和多條支流,南北向中央下方,多條細線是火車站軌道,軌道束籠後北上。(吳昭明翻攝)
文元溪,除了溪流本身對早年府城北郊地理的影響,在明鄭時期,在近代史,曾經是歷史的場景。近四百年歷史積澱,頗有可觀。
- Dec 07 Thu 2017 09:26
掀起德慶溪的溝蓋
-
-
- 臺南一中舊泳池。 (記翻攝自《圖像府城》)
- 南一中人文教育大樓一帶,德慶溪切割地形遺跡。 (吳昭明攝)
老照片的左下角是臺南一中,原州立臺南二中的游泳池,位在勝利路西邊,校園的東北測。游泳池的護岸有幾道斜坡,乃鄰近德慶溪,今北幹線排水的窪地。當年就順著河川侵蝕地形,挖出游泳池。
- Dec 06 Wed 2017 09:47
漫談竹溪、德慶溪、文元溪
臺南城區一帶和臺鐵交會的溪流,從南到北有竹溪、德慶溪、文元溪等。這三條溪的名稱:竹溪,因早年沿岸多竹林而得名。德慶溪,命名緣由不可考。文元溪,可能因為明鄭時期的參軍陳永華住在文元溪上游,陳永華是最高階文官,因此溪流乃名諸「『文元』溪」。
竹溪位在原府城南郊,有二支主要源頭,一發源於原大林臺糖實驗農場,大林乃荷據時期的「哈格納森林」。另一發源於今東門路二段,約略在裕農路和裕豐街之間。裕豐街原本有臺糖鐵路。今崇學路靠東門路加油站附近,四期重劃之前仍有小溪流。東門城西邊有一小水流,由北往南注入竹溪北支流。
- Dec 05 Tue 2017 08:22
太爺崎和德慶溪
-
-
- ↑太爺崎現況。 (吳昭明攝)
- 民國八○年代以前的太爺崎。 (吳昭明攝)
德慶溪,臺灣開發史上最重要的溪流,早年溪流切割非常劇烈,進而「雕鑿」出臺南府城城區高低起伏,獨特的歷史地理景觀。以東亞樓飯店東邊巷弄,衛民街一百二十四巷為例,鄰近民族路有高達一層樓的落差,如此地形就是德慶溪侵蝕的傑作。那裡可有個地名─太爺崎,命名為「崎」,望文生義,可以了然當地屬陡峭地形,有高地,相對,也有凹陷的低地。至於太爺,乃官老爺平日進出,大老爺住的地方是也。
- Dec 04 Mon 2017 07:40
南河港